当前位置: 首页 / 牛城房产 / 楼市资讯 / 正文
正在阅读:29.8万亿房贷成“拖油瓶”,居民消费水平不如印度?怎么解决?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29.8万亿房贷成“拖油瓶”,居民消费水平不如印度?怎么解决?

转载 发布:2020/10/9 9:36:46 来源:麒麟说财经 11667 阅读

    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而言,买房已经成为了头等重要的大事。因为现在无论是年轻人结婚,还是小孩子上学,亦或者是老年人养老就医,基本上都离不开房子。以年轻人结婚为例,现在无论是城市地区,还是农村地区,女方家里基本上都会要求男方在市区有套房子。如果没有房子,丈母娘大概率是不会同意的。可以看到,房子这种东西不是说你咬紧牙不买就算完的东西,很多现实问题都在不断逼着你买房。

image.png

    然而,由于住房需求大,加之一些人把房子当成了赚钱的工具,肆意囤房炒房,导致房子的价格不断上涨。有数据表明,从1998年正式房改至2018年的20年时间里,我国房价上涨的年份有17个,下跌的年份只有3个。也就是说,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,房价整体都处于一个不断上涨的态势,即便偶尔出现下跌的情况,也很快能恢复上涨。由于房价不断“攀升”,大部分家庭的买房压力也越来越大。

    现如今,抛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这些热点城市不提,很多小县城的房价,也普遍涨到了6000—8000元/平方米。如果购买一套130平米的三居室,则购房花费在78万—104万之间。然而,大部分小县城的居民,月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,一些人甚至还拿不到3000元的月薪。在这种情况下,很多家庭想要买房,基本上只能通过贷款的方式,即我们常说的首付30%。凑足二三十万元的首付款之后,还要额外偿还20—30年的房贷,每月都要还2000—3000元。

image.png

    根据上海证券公布的数据,截止到目前,我国存量商业贷款共计6000余万笔,再加上公积金贷款的人数,差不多有4亿多“房奴”。另外,根据澎湃新闻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,截止到2019年,全国住房贷款余额为29.8万亿元,逼近30万亿元大关,占居民总债务的53.9%。也就是说,我国超一半的家庭都背负有债务,而他们负债的原因都是因为买房。

    今年,由于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,全球的贸易形势不太良好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我国也提出了“经济内循环模式”。所谓“内循环”,简单点来说就是依靠国内的消费、基建等,带动经济向前发展。而说到消费,很多人一定会感觉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很强,毕竟我国拥有超14亿人口,但事实可能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。

    公开资料显示,近些年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出现了稳步下降,已经从2014年的7.5%下降到了2019年的5.5%。与此同时,个人负债比率稳步上升,大部分债务都来自于抵押贷款。此外,中国人民大学经济专家陈彦斌表示,印度的居民消费率是66%,巴西是68%,而我国居民消费率只有39%,这与我国GDP的发展水平不相符。那么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为什么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还不如印度?其实,背后的“元凶”就是高房价和将近30万亿的房贷。可以说,这些东西已经成为了“拖油瓶”。

image.png

    我们前面说过,由于房价太高,大部分家庭为了买房,都掏空了全家人的积蓄。但这还不算完,买房的那个人,还要用未来二三十年的时间去偿还房贷。由于每个月的收入都拿去还房贷了,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自然就降低了。比如张三每个月的收入为4000元,但每个月需要还3000元的房贷。还完房贷之后,张三只剩下1000元了,自然是“不敢吃不敢穿”。试想,如果张三不用还房贷,3000元在的当下,还是能买不少东西的。

    其实,高房价不仅限制了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,还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。因为很多人都发现,辛辛苦苦搞实业,最后还没有炒房来钱快。就这样,房地产市场越来越兴旺,刚需买房也越来越困难。那么,这一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?答案就是让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。事实上,国家也是这么做的。

image.png

    自2016年以来,国家先后提出了“房住不炒”、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”、“三稳”(稳房价、稳地价、稳预期)等原则。也就是说,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,稳定是主基调。以今年上半年为例,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同比增长21%,达到了304次,再创历史新高。未来,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,房地产市场会越来越稳定,刚需买房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小。

文章由牛城房产网整理

相关楼盘